中国文化报记者 葛鑫 通讯员 石任华 崔竹韵
7月6日,陆军兵种大学辽宁沈阳某部军营内,一曲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印记宣讲团以齐唱国歌的方式,拉开了“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不朽精神”主题活动的序幕。为赓续红色血脉,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策划了进军营宣讲、云端祭奠、融媒直播、手绘征集等系列活动,以多元形式唤醒民族记忆,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抗联战士穿过的靰鞡鞋、“打回老家去”的书包、残历碑的模型……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以珍贵的历史文物,讲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并以时间为脉络,系统阐述抗战历史进程。抗战英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听众无不落泪: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敌人解剖他的胃,发现里面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赵一曼在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赵尚志作战勇猛、威震敌胆,多次率部重创日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映照天际。8名抗联女战士战至弹尽时,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毅然集体沉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史诗……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仿佛将听众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深刻体会到抗战先辈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
在互动环节,“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朗读赵一曼留给儿子的家书和吉鸿昌的抗战诗词时,抗战精神在一字一句间得到传承。
7月7日,博物馆联合多家媒体推出线上纪念活动,通过“融媒联合直播+系列微纪录片+线上线下融媒互动”等传播形态,构建多元一体的传播矩阵。融媒联合直播带领观众“云”临现场,微纪录片则深入挖掘抗战历史细节,让公众在线上沉浸式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为方便公众表达对抗战先烈的敬意,博物馆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云端祭奠”专区,网友可在线上献花、留言、点亮蜡烛等,以寄托哀思。博物馆还面向社会发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手绘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公众以绘画、漫画、数字艺术等形式再现抗战历史或表达和平愿景。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观众感言
李女士:赵一曼留给儿子的家书看一遍哭一遍,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赵一曼一样的抗战英雄以血肉之躯换来的。如今,英雄虽已远去,但精神永存。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恒正网-恒正网官网-最新配资官网-股票配资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