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著名的综合性网络社群红蝶网上有条帖子特别火,说哈佛大学有位顶尖的华裔数学教授要回中国,而且还是被的学术断供政策影响的。
这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统计协会会士曾经获奖无数,包括晨星应用数学奖、徐宝路奖以及国际统计学的最高荣誉——考普斯会长奖等,他就是哈佛大学统计学系终身教授刘军。
刘军的父亲曾经是清华大学的老师,刘军从12岁起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大数学系毕业,后获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1年刘军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直接受聘为哈佛大学统计学系助理教授,他曾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
2000年刘军重返哈佛任统计学系的终身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计算生物学、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几位统计学大才。
8月30日,在清华大学的欢迎仪式上,刘军明确表示,自己的选择出于对教育与科研的热爱以及爱国情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冻结了对哈佛大学科研机构的资助,导致许多重要项目陷入停滞,大学内政治气氛紧张,成为压垮许多外裔科学家留美意愿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朗普2.0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干预性与紧缩性特征,其核心措施包括联邦资金捆绑、科研经费削减及学术自主权限制。
9月,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部分大学签署一项包含特定条款的协议,以获得优先使用联邦资金的机会。
该协议包含10项内容:要求大学在招聘员工和录取学生时禁止考虑种族、性别等因素;将国际本科生入学率限制在不超过15%;要求申请学生参加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或类似学术能力考试;遏制学生成绩虚高现象等。协议还禁止员工代表学校表达政治观点,除非事态影响到学校。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美国政府要求多所高校根除反犹主义、调整向少数族裔倾斜的招生政策、向政府提交留学生资料,否则将面临经费削减或切断等风险。
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布朗大学等在几番争斗后已宣布与联邦政府达成“整改”协议,但哈佛大学等高校则选择坚持原则,不希望大学的自由学习氛围被政治介入,与联邦政府展开谈判甚至对簿公堂。
对于“硬刚”的大学,特朗普政府什么流氓手段都使出来了,包括停止对大学及其科研机构的联邦拨款,限制哈佛大学的外国学生签证,总之不让大学消停。
一夜间,在美国广受荣宠的世界顶尖大学变成政府全力打压的对象,而现在的美国在特朗普的威压下,民主党和民间也几乎没有有影响力的反对声。
政府如果流氓起来,有太多手段对付大学,大学毕竟是学术机构,难以长期与政府对抗。
7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宣布,在3年内向政府支付2亿美元的和解金,并额外支付2100万美元,以了结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调查。交换条件包括2025年3月遭终止或暂停的绝大多数联邦拨款将恢复。
还有一些大学也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妥协之路,大学要向政府支付和解金,才能恢复原本就应该有的大学经费和科研费用,让政府不再刁难大学,这就是现在美国的真实状况。
哈佛大学选择对簿公堂,9月3日美国一联邦法官就哈佛大学联邦资金案作出裁决,判定特朗普政府以打击反犹主义为名冻结该校数十亿美元科研经费的行为违反美国宪法,要求政府解冻相关资金。
不过,特朗普不在乎,将继续上诉,最高法保守派法官占据绝对优势。过去8个月,特朗普向最高法院上诉的案件,85%都赢了。特朗普就这么嚣张,美国现在有理都无处申冤了。
特朗普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政策也差不多,削减科研成本、重置优先事项、加强科技管理和咨询工作、强力干涉学术自由、继续对中国进行科技打压。
4月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1900多名科学家联合签署公开信,信件的署名者均为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的成员,代表着美国最顶尖的科学家群体。公开信警告特朗普政府正在威胁科学的独立性,并敦促其“停止对美国科学的大规模攻击”。
可特朗普不会在意这些科学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7月,据英国《卫报》报道,随着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学术界的多方位打击,不少欧洲学术机构开始出台措施吸引美国学者。已有近300名学者开始申请法国高校的“科学庇护”计划。对于美方在学术界的打压措施,有法国高校校长说,“历史发生了可悲的逆转。”
马赛大学已收到了数百份申请,申请者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等机构。
《自然》杂志发表了调研结果:1650名受访科学家中,超过1200的人正考虑在特朗普政府的干扰下离开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是首选的移居地。
美国人立刻就想起了。20世纪50年代,那位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在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下,被无端猜忌和迫害,最终选择回到了新中国,一手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一个美国网民就直言:“愚蠢的当权者正在毁掉我们,可怕的历史又在上演。”
美国芝加哥保尔森基金会的分析报告指出,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顶尖AI研究人员近40%来自中国大学,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占比甚至超过了美国本土毕业生。
根据《CNN》统计,自2024年以来,至少85位在美国工作的、有影响力科研人才已全职加入中国的研究机构,其中超过一半是在2025年做出这一转变。这一趋势在美国削减科研预算、加强对外籍人才审查的背景下,预计人数会持续扩大。
6月 ,全球公认的顶级数学家张益唐教授已回国,全职加盟中山大学。张益唐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终身教授,解析数论领域的领军者。
2013年年底,张益唐获得了美国数学学会柯尔数论奖。这是数学界最高奖项之一,数论领域的最高荣誉。同年,张益唐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以表彰其“卓越的创造力”。
还有核物理学家“核聚变先锋”刘畅、计算物理学家美国院士陈沪东、顶尖癌症科学家孙少聪、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的纳米科学家王中林等众多顶尖科学家近年相继回国报效。
2025年10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新的K字签证政策,为了吸引全球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年轻科技人才。在全球人才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一针对性签证政策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科技人才密集的美国的舆论焦点。
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策得到40%国民——红脖子的支持,他们为特朗普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打压而欢呼,这些领域与他们没有多少联系,这些都是精英层垄断的地方,打击精英层、建制派本就是特朗普的原则之一。
看来,美国真的可以再次“伟大”了。
恒正网-恒正网官网-最新配资官网-股票配资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