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过后,天气开始转凉,湖南的秋天却还有“秋老虎”的说法。如何顺应湖南特有的时令特点进行养生?在今天上午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秋分篇”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肖长江为大家支招。
要顺应“秋收”的自然法则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的养生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肖长江表示,人体阳气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秋天就是万物收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收敛回来,为冬季储备能量。若秋天阳气耗散过度,冬季则无阳可藏,易影响健康。
起居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坚决避免熬夜。“熬夜是耗散阳气最快的方式。”肖长江提醒,阳气耗散容易折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熬夜玩游戏容易造成猝死。
秋天以滋阴润燥为主,不宜过多食用辣椒、花椒等辛热发散的食物,以免助长燥热,耗散阳气。而苹果、梨子、梅子、橘子等这些秋季常见的水果,具有养阴的作用,可以多吃。湖南盛产的莲藕更是滋阴佳品,尤其适合女性,且可作为优质的低碳水主食,有助于控制体重。
肖长江特别推荐了一款适合湖南本土的秋分节气的养生药膳食疗方——百合莲子银耳粥:百合15克,莲子15克,银耳15克,小米50克,雪梨一个,熬粥喝,能够润燥健脾,滋阴安神。
运动方面,肖长江不主张在秋分时节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剧烈运动,因其会过度耗散阳气。他特别推荐练习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站桩等传统保健运动,这些功法能从“形、气、神”三个层面进行锻炼。
“总而言之,秋季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秋收’的自然法则,让阳气得以收敛,阴精得以滋养。”肖长江总结,遵循这份古老的时令智慧,便是对自身健康最好的呵护。
“秋悲”“秋燥”“秋凉”“秋乏”?中医帮你各个击破
民间有种说法,秋天要防止“秋悲”“秋燥”“秋凉”“秋乏”。从中医角度,这些说法该怎样去理解?“秋天确实存在所谓的‘秋悲’‘秋燥’‘秋凉’‘秋乏’,这都是季节气候特点,对应到人体所产生的相应影响。”肖长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同时,他针对四种现象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是防秋悲。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肃杀之象,大多数人“心随境转”,情绪很容易受到各种消极负面信息影响。中医情志养生学认为,情志是从心而发。《类经》强调:“凡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所以秋天来了,凡事要保持良好心态,多包容身边的人和事。
秋季可多晒太阳,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杂粮,糙米,也有助于改善情绪,远离“秋悲”。在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也很有必要。
二是防秋乏。
此外,头部有多个穴位,如百会、太阳等穴位,经常拍打,或者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消除疲劳。
闲暇时,上下牙齿有针对性地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不仅有固齿的作用,还能祛除疲劳。
三是防秋凉。秋分开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
秋分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遇天气骤变时气温下降会更加明显,要特别注意及时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尤其要注意脚部不要受冻,同时腰部、背部也需注意别受凉。
四是防秋燥。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秋燥”。肖长江建议适当吃些酸性食物如山楂、五味子。秋季干燥,人体宜多摄入水、淡茶、豆浆、牛奶等;多吃红薯以通便,多食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等柔润的食物。“尤其最近红枣上市,生吃可助消化,熟食亦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肖长江提醒。
举报/反馈恒正网-恒正网官网-最新配资官网-股票配资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